冰雪天气,茶叶、蚕桑、食用菌等怎么办?
信息来源:浙江农业 发布时间: 2018-01-26 点击数:茶叶
1、做好防冻
对可能引起低温冰冻的幼龄茶园,做好铺草、覆土等工作,防止冻土伤根。
2、及时排水
对于低洼积水的茶园、苗圃,要及时开沟排水。
3、加固苗圃棚架
当苗圃棚架积雪严重时,应及时清除表面积雪,防止塌架受损。
4、加强巡查
做好茶厂、休闲观光茶园等相关设施的雪冻防护工作。
蚕桑
1、加固大棚
做好对养蚕、果桑设施大棚现场巡查,加固大棚,及时清扫除雪,防止大雪压棚倒塌造成损害。
做好桑园防冻抗寒
雨雪天气来临时,可采用田间熏烟等方法进行增温抗寒;还可用稻草、薄膜等覆盖桑树,以保护树体。
及时做好桑园排水管理。必须及时排除积水,要防止桑园特别是新种桑园和桑苗地积水,防止结冰及冻水长期浸泡,损伤桑树皮层。
食用菌
1、露地种植食用菌(黑木耳、大球盖菇等)
要清理并挖好田块的排水沟渠,确保化雪后的排水防渍。
2、设施栽培食用菌(香菇、蘑菇等)
做好保温增温工作。如采用双膜覆盖栽培的蘑菇,压紧外层塑料膜,防止漏风。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,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;堵塞缝隙,尽量减少缝隙散热;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秆堆成防风障,挡风防寒。
3、工厂化栽培食用菌
检查并加固厂房、棚架,及时清除棚顶积雪,防止大雪、冻雨压塌。必要时,采取移除覆盖物等措施,以减少菇棚承压,保棚减少损失。
注意:持续低温期间,停止向料面喷水或菌棒注水,尽量保持料面干爽。对可采收或即将采收的食用菌进行抢收。
灾后管理
1、排除积雪,清沟排水
及时排除冰雪融化后的田间积水,尽量减少露地栽培食用菌的菌棒(菌床)雪水浸泡时间,防止菌棒内菌丝缺氧,活力下降,菌棒出现软化烂棒。及时清除菇棚(房)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,防止菇棚(房)倒塌。在菇棚(房)四周开挖排水沟,保持排水顺畅,避免雨水、雪水对菇料的侵袭。
2、做好栽培场所通风工作
保持空气新鲜,降低湿度,减少病害。如发生病害,及时隔离管理或无害化处理。/3、加强菇棚(房)保温管理或无害化处理。
3、加强菇棚(房)保温管理
可在棚外加盖薄膜、草帘等覆盖物等保温除湿,减少进出菇房的次数。
4、及时清理菇床
待气温稳定回升,及时清理菇床,清除死菇。菌丝恢复生长后,恢复日常管理。
中药材和花卉
1、做好抗寒防冻措施
对浙贝母、元胡、西红花等覆盖稻草、遮阳网等防冻。控制好铁皮石斛基质含水量,严密封闭棚膜,防止冷空气进入棚内,大棚内可采用多层覆盖保温。
在育的种苗、盆花及部分年宵花卉、名贵花卉要做好入棚保温工作,百合和年宵花需加强加温工作,尤其是低温来临时,夜间要注意值守,连续加温,防止棚内温度骤变产生冻害。对简易大棚生产的非洲菊,低温冰冻来临时,需加膜抵御低温,可采用大棚内加一层无纺布的方式,增强保温性能。
2、检修、加固大棚
低温雨雪来临前,要对大棚设施进行全面检查,尤其是支架和薄膜,发现破损要及时更换和加固。同时要加固大棚,提高大棚棚架的抗压性,防止雪压倒棚。棚架上有外遮阴设备的,要收起收紧外遮荫上的遮阳网,防止雪压毁坏。
3、疏通沟渠,清沟排水
抢晴天及时清理田内“三沟”,确保排水畅通、清除积雪,提高根系活力,促进植株恢复生机。白天气温超过大棚内温度时,立即做好通风换气工作。
4、科学施肥
喷施植物动力2003或0.2%磷酸二氢钾,撒施草木灰等措施,可促进受冻药材作物快速恢复生长。
5、病虫害防治
受冻植株长势差,抵抗力较弱,易加重病虫害的发生,应及时喷药防治。